火堿燒傷主要是指皮膚與堿類物質接觸導致的堿類物質吸收皮下組織水分引起細胞脫水壞死發生的類似燒傷的現象,一般可以引起火堿燒傷的堿類物質大都是強堿性的,如鉀,鈉的氫氧化物等,另外鎂的氫氧化物以及碳酸氫鈉、氟化物等也可以導致火堿燒傷。火堿燒傷后立即采取緊急措施處理以免組織繼續壞死。
堿性物質如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等常見物質都可能導致火堿燒傷,如果處理不及時或者不恰當,可能會導致創口繼續加大引起嚴重后果。
當堿性物質接觸皮膚時,在吸收組織水分的同時發生劇烈的化學反應并且產生大量的熱量,導致組織進一步損傷壞死。另外,堿性物質與體內蛋白質結合后還可以生成易溶解的堿性變性蛋白化合物,使組織蛋白質進一步受損,創口繼續增大,引起患者劇烈疼痛,難以忍受。
火堿燒傷后其處理方法與燙傷和燒傷的緊急處理措施類似,可以先用大量清水或者弱酸性溶液沖洗創面,主要是為了洗去堿性物質帶走反應產生的熱量減少損傷,同時用弱酸中和堿性物質,避免其進一步與組織內水分反應,處理的時間越早,沖洗的時間越長,效果越好,降低損傷的程度也越大。